中美关系, 将何去何从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曾几何时是站在同一阵营,一同面对法西斯的盟友,后来又因为朝鲜问题双方刀兵相向,彼此之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而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又走向正常化,美国方面是因为古巴导弹危机以及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中国方面则是因为与苏联关系的恶化,双方基于各自利益的要求,让关系走向了破冰,但到了今天,中美之间的争端再度发生。
在美国所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之中,中国与俄罗斯向来是其最大的敌人,如今的俄罗斯忙于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所以美方将制裁的措施压到了中国头上,中方则给出强硬的反制,那么双方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中美两国各自内在矛盾
步入新时代之后,中国与美国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但在各自发展的道路上,总会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如此形成的冲突总会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
以美国为例,作为一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美国总是擅长颠覆性创新,总是依靠企业家的精神引领全球发展,这股冲劲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新成果,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美国的金融资本永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举措能够推动高新科技繁荣发展,当然也会造成传统制造业走向衰落。
从另一方面来讲,伴随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升级,企业所需要投入的研发金额也会不断增加,一旦尝试失败,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
对于美国来说,因为这种颠覆性创新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所以美国对其投入的新政策法律越来越多,就会导致颠覆性创新所占有的资源总量越来越多,但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代的过度占有会导致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状态。
而且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在逐渐失去市场生存空间,因为其科技含量并不高,利润也相对薄弱,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基本产业,由于其颠覆性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已经让传统制造业基本失去了社会竞争力。
在美国的大环境之中,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导致了传统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涨,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但说破大天,最基层民众所需要的正是传统制造业因此引发了金融资本与广大民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所以美国为了缓解金融资本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必须依赖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不断从中国购买传统制造业的产品,从而实现减少大众生活费用的目的,降低国家对民众的保障成本,所以美国完全有理由和中国搞好关系。
而中国的发展道路的确也存在无法避免的内在矛盾,和美国相比,中国更加擅长模仿性创新,因为有很多高科技产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所以只能依靠国家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这种模仿型创新主要依赖国有资本。
由于国有资本实际上受到成本递增规律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创新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低下,这是中国发展的悖论。
但从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来看,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同样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成本的上涨,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社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整体工资水平上涨,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也会不断增加。
此外是经济资源有限,因为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模仿,但在传统的制造业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物资生长很难受到国家的重视,生存空间上也被挤压。
尤其是面对人口众多的现状,实际上中国需要传统制造业来解决大多数民众的就业问题,但实际上却有部分企业宁愿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外国,也不愿将其设置在中国的生产成本更低地区,这一现象也是矛盾之一。
也就是说,美国想要发展传统制造业而不能,中国有空间和余地发展传统制造业但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些内部的经济矛盾是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
领导人的风向
此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分分合合,到2025年,算是双方关系转变的全新起点,从美国方面来看,领导人的倾向往往能够上升为国家意志,所以在特朗普时隔四年再度上台之后,中美关系将会产生全新的变化,这其实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此前继奥巴马之后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就已经从“不和”演变为紧张状态,甚至一度演变到对抗的程度,态度直接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中美负面事件呈现出增加的情况,正面事件不断减少。
到了任期最后,中美关系已经下滑到了最底端,在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中美之间的负面关系并没有因此减少,之所以能勉强维持在一种稳定状态,主要是因为双方为了管控分歧而进行了多次沟通,所以才出现了改善,但并没有出现根本上的逆转。
由此可见,无论当前的美国内政如何轮替,对中国的竞争和遏制已成定局,甚至可以说是美国两党的共识。
第二任期的关系持续恶化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将继续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这也意味着美国将会从本国相对获利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自然包括中美关系在内,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态度自然注定双方的关系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美关系最先出现的裂痕就是贸易战的再开启与相互之间对抗的不断升级。
在特朗普首次任期之内的2018年3月,实际上就已经开启了和中国的贸易对抗,对总体价值大约在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一时期的摩擦成为中美关系变化的核心与关键。
在所谓的美国优先政策之中,特朗普多次指责中国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所有制度都以优先保护美国工人为主,是中国人窃取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早从那个时候开始,特朗普已经就关税问题对中国进行了威胁。
在当选总统之后,特朗普对其他所有国家的商品进口都提高了10%的关税,从第一任期之内的这种表现来看,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税竞争2.0已经无法避免。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再度提出了对等关税政策,其中对中国的针对性极强,所有中国进口的商品关税呈现出了稳步增加的状态,后续甚至超过了100%,特朗普企图通过这种关税讹诈的行为限制中国的发展。
在经贸领域中,中国面临的挑战也不仅是关税这一项,特朗普政府早就开始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在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共和党在纲领中明确要求取消中国最惠国的待遇,中国并且阻止中国购买美国的房地产和工业设施。
而特朗普则更加离谱,他主张重视美国包括国内制造业在内的所有供应链完整,目的是在于消除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在总统竞演之中,特朗普强调保持所有必需品100%的美国供应链,并计划在未来4年之内淘汰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必需品。
这意味着双方矛盾的激化,从目前发展的大方向来看,中美双方虽然就关税问题已经进行了谈判,并且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但实际上争端根本难以解决,因为美方是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而选择了对中国妥协,并不意味着矛盾能够从彻底上解决。
而且双方虽然进行了商定,但并不意味着后续会完全贯彻落实,如果因为利益再度爆发冲突,那么双方的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
主要是因为除了经济问题之外,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上的博弈也在不断加剧之中。
例如特朗普在自己的第一任期内加强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之间的合作,企图通过扩大影响力来限制中国的亚洲的发展。
另外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将继续强化美台之间的关系在,其第一任期内,就对台湾出售军火11次,总价值超过182.7亿美元,其中包括大量进攻性军事武器。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出现了更大的对台武器销售,这成为中国与美国之间最大的一个冲突点,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甚至公开表示要对台湾收取保护费,金额更是达到了台湾地区生产总值的10%。
因为当时两岸关系的变化,台湾方面甚至提出要用150亿美元购买包括宙斯盾在内的大量军事武器,这就让两国的关系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未来中美关系的变化与走向还要视国际局面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确定,双方存在合作的可能,但如果主权受到损害,局面可能会失去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卫东.透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J].台湾研究,2025,(01):1-8.DOI:10.13818/j.cnki.twyj.2025.01.001.
[2]周建仁,王淇.2025年中美关系恶化趋势难以逆转[J].国际政治科学,2025,10(01):195-208.DOI:10.16513/j.cnki.qjip.20250320.002.
[3]周友刚,张立垭.中美关系会好吗?[J].特区经济,2025,(02):5-9.
热点资讯
- 203期唐龙排列三预测奖号:奇偶比大小比分析
- 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4家券商及3家银行APP被通报
- 当AI设下陷阱,你能闯到第几关?
- 青春壮志写华章——华南理工大学2025年五四青年节寄语
- 我国“黄金气体”氦气勘查实现重大飞跃_储量_自然资源_地质
- 中美关系, 将何去何从
- 东营市东营区: 油菜花海绽放 踏青赏花正当时
- 句子很脏,但很喜欢
- Stein:独行侠乐观地认为东契奇会在全明星前复出
- 大S再次败诉,还被台剧内涵不愿演妈,现状不如老公具俊晔,新造型被夸